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利用电力和人工闪电生产氨的突破性方法。这项创新为哈伯-博世工艺提供了一种更清洁、更分散的替代方案。哈伯-博世工艺在全球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但留下了大量的碳足迹。
氨是化肥的关键成分,支撑着全球近一半的粮食生产。传统上,它的生产需要高温、高压和化石燃料,这使它成为世界上排放最密集的化学过程之一。
悉尼研究小组的方法是利用等离子体激发空气中的氮和氧,然后通过一个基于膜的电解器将这些分子转化为氨气。
该研究概述了这种两步法如何避免了以前尝试的几个低效率问题。大多数其他实验室只能生产液态氨,它需要更多的处理才能变成可用的气体。新方法绕过了这一步。
悉尼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PJ Cullen教授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利用电力将空气转化为气态的氨。朝着我们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这一发展也为低成本、可扩展和分散的绿色氨生产打开了大门,这对农村或离网地区尤其重要。
Cullen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科学界,包括我们的实验室,一直想找到一种更可持续的方法来生产氨,不依赖于化石燃料。”
未来的燃料和氢气载体氨不仅在农业领域受到关注,而且在能源领域也受到关注。它包含三个氢原子,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储存和运输氢的方式。工业机构已经在探索通过“裂解”分子从氨中提取氢的方法。
(素材来自:University of Sydney 全球氢能网、新能源网综合) |